找到相关内容60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宗话头玄机

    上话头本身就是一种观点,师生对话就在修观(思考)。用禅门术语,正是“一面行,一面舍”,让弟子二边不着,也不能*中间。千言万语:禅师要让弟子的思考左不成,右不是,左右不是也不能卡在中间。他会用尽手段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647859.html
  • 陈柏达居士 著:净土的见证(2)

    童子偕行  唐朝的时候,有一位惟岸大师,是并州人。平时修持大乘经典的忏仪,回向净土。即使遇有小病,也是坐禅修观没有间断。  有一天,他看见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在空中示现,久久都不消失。  大师感动地...

    陈柏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5347875.html
  • 《借壳指月》之<研究心得>

    生不起来。提话头的时候会有许多不同情况,一种是掉入不断给答案;一种是产生对立的想法,掉入另一种很枯燥无味、没滋味的境地,最后就是举白旗放弃,不修了,这就前功尽了。参话头与修观心法门,都是明心见性的手段...

    释印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0047887.html
  • 《中边分别论》“真实品”的三性思想之探讨

    自性”以及“离言自性”这对概念。然而,在“真实品”中,并未见到“三性”之语,何以,我们知道其对三性思想的重要性呢?因为,在《瑜伽师地论》“摄抉择分”里亦提到“若欲了知真实义者,于三自性复应修观。”(大...

    曹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4447986.html
  • 中国禅学史 早期禅法

    各宗奉为修习定慧之禅的准则,实是它有比诸外道高明之处。  在佛门“戒定慧”三学中,定学指修色界四禅等,慧学中的思慧、修慧,多分为坐禅中修观所摄,故定慧,常被视为止观的同义词。戒学,则可为定学的加行。这“...

    苏渊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0348918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圆融精神的当代意义

    假之外有中,名为“但中”。依此见地修观,依次观空、观假、观中,为“次第三观”。圆教之三谛即圆融三谛,“非但中具足佛法,真、俗亦然,三谛圆融,一三三一。……即空即假即中,为不但中。”将三谛看作同一真理的...

    陈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5749038.html
  • 宗喀巴的密法思想与著述(1)

    途径,采取了中观应成派的论证方法,将“缘起自性空”思想贯穿始终。克珠杰评论说: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“普摄一切经论,为一补特伽罗成佛之助缘,道体圆满,数量明确,次序井然,顺次修观,能生觉受,道之总纲及各支分...慧观指导修止,证达空性。如果先修观,身心无法得到轻安。所以,“先未得止者,仅以观慧而修思择,终不能发身心轻安所有喜乐。若得止已后,以观慧思择而修,轻安乃生”。(21)修行仪轨,包括皈依、积集资粮、修心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2549104.html
  • 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统一 —本愿即心持名念佛的提出

    ,而产生了诸如自力、他力,修观、带理或专念佛名等不同类型的净土修持理论与方法3 。但是对于弥陀净土的功德与修行价值等,长期以来都是共同加以推崇而广泛弘扬的。然而近百年来,由于中国佛教在长期客观环境的...

    法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0349180.html
  • 上座部佛教止观禪法

    分析了究竟名色法与缘起之后,应进而修习观业处,观照它们为无常、苦、无我。因为观业处的所缘必须是究竟名色法与缘起,所以在还不能够辨识它们之前就修观并不能算是修习真正的观业处。  第三种观智是「思惟智」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249265.html
  • 禅修鸟瞰

    inclusive meditation。exclusive meditation就是止,即是心专注,排斥外缘专注于一点上;修观,称之为inclusive meditation,是将专注范围扩大,如此就能看到更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3650232.html